追求 永不停止——記全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勞動模范李麗紅
發布時間:2014-03-17 14:59:55
文章來源:
李麗紅,現任陜西化建公司技術中心主任。 她刻苦鉆研技術,恪盡職守,任勞任怨, 孜孜不倦追求技術進步,多次榮獲陜西化建公司、楊凌示范區、延長集團、省國資委優秀共產黨員和勞動模范等榮譽稱號;作為公司機械設備專業技術帶頭人 ,她在科技創新、技術進步方面為公司作出了重要的貢獻,是國內施工行業女技術管理中的佼佼者, 2013年度,她又被授予“全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勞動模范。
她自1991年來到陜西化建公司,作為一線技術人員,在完成繁忙的工作任務的同時,利用業余時間刻苦鉆研專業技術,不光掌握了本專業的設備安裝技能,還熟悉了工業管道安裝、設備制造、焊接、土木工程、電氣儀表等專業知識,先后取得了中級、高級工程師職稱、一級注冊建造師資格,而且不斷豐富管理知識,從一名普通技術人員成長為公司副總工程師、技術中心主任。
化建公司近年來發展突飛猛進, 施工行業由單一的化工安裝延伸到煉油、冶金、長輸管道、設備制造等領域,她帶領技術中心9名同志,大膽探索,追求創新,忘我工作,滿足了公司技術發展需要。 在吳旗—延煉末站4臺5萬立方米儲罐施工中,她大膽推廣應用液壓頂升、自動焊施工技術,施工工期縮短三個月以上,降低成本約400萬元 。在大型裝置設備吊裝工程中,她積極調研市場,論證采購1250噸、600噸等大型履帶吊車,實現了吊裝一體化作業,一方面保證了安全,縮短了工期,提高了效益,另一方面發展成公司獨具特色的產業,年可完成產值億元以上。在重點項目中采用管道工作站,進行工業管道深度預制,每臺焊機日可完成250寸徑的焊接,焊接效率較手工提高了10倍以上,整體進度較傳統加快20%以上,有力的保障了項目建設速度。
為了更好服務一線,解決施工技術難題,她主編了亞洲最大的中化太倉環保化工公司2萬噸/年HFC-134a無氟制冷劑工程、國內最大的單套咸陽60萬噸/年甲醇工程、公司第一套境外伊朗阿拉克煉油廠120萬噸/年重整等工程施工組織設計及施工方案;參與了公司第一套利用框架進行尿素合成塔(300噸)吊裝、利用大型履帶吊630噸進行加氫反應器(398噸)吊裝、利用450噸履帶吊完成706噸甲醇洗滌塔空中組對等方案的制定及審核工作;參與了公司第一套320噸/小時鍋爐、亞洲最大的火箭發動機試車臺等特殊工程施工方案的制定及審核工作。
2013年化建公司承擔了榆林能化兩器的制作任務,兩器是投資247億元的榆林能化公司的DCC裝置的核心裝備,高達87米、重3000噸、造價1.2億元。為確保制作質量,她組織了公司兩器技術研究團隊,從技術準備、材料驗收、分片制作、吊裝、組對、焊接、檢測到熱處理、襯里等,無不仔細推敲,反復論證。在每一個工序她都堅持精益求精,不留一點死角。在繪制兩器排版圖時,她系統考慮了結構尺寸、分段尺寸、接管位置、開孔補強等問題,每個尺寸都得到了詳細計算和驗證。在現場組對中,她堅持每個環節都不放過原則,每個工序完成后,她都帶領團隊小組堅持停滯點檢查驗收。現場到處留下了她嬌小而精干的身影,正是她的精細、嚴密和執著保證了兩器制作質量。
正是她永不停歇地探索和追求, 解決了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關。寶漢天然氣工程中的石頭河水庫穿越、延安石化廠的6M壓縮機組安裝、神木60萬噸甲醇工程240噸鍋爐本體工藝二次設計、延安能化工程大型土方工程及樁基工程、興化大化工40000立方米空分制作安裝等,公司獎牌室里陳列的多項獎牌都凝聚了她的智慧和汗水。
她所在的技術中心還擔負著化建公司技術標投標和招標技術標評審工作。 為了完成一個文件,她經常加班至凌晨,有時現場答辯,她的技術全面、專業水準、準確分析令業主折服。 為了確保評標的公正性,她做了大量市場調研,進行參數、性能對比,最終做出準確的評價。
她,就是這樣一位執著、孜孜不倦追求技術進步,永不停止探索的巾幗豪杰,在她的帶領下,化建公司技術中心充滿了青春與活力,為企業的發展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上一條:團結一條心 石頭變成金——記一公司黨員突擊隊楊光偉鉚工組
下一條:職工群眾的貼心人---記全國五一巾幗標兵陜西化建工會主席何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