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至千畝紅梅園上電視新聞啦!”這消息,一夜之間傳遍長城內外、大江南北。
“這兩天回來看看正是時候,氣溫回暖、紅梅花開,景色好、空氣新鮮?!敝苣?,在老家天然氣站建設現場,村支書高興地向我介紹道。
我的家鄉龍陽村,位于周至縣西南部的竹峪鎮,這里周文化和道教文化歷史悠久。由于“七溝八梁九面坡”的丘陵地形,加之遠離繁華城市,從上個世紀六十年代以來,村子一直發展緩慢、封閉落后。到二OOO年末,村民們仍生活在“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環境中。尤其是雪雨天,梁大溝深、坡陡路滑,村民們連吃水、磨面、出行等基本生活都保障不了,更不用說發家致富了……。2010年,村委會班子調整后,在縣、鄉兩級政府的支持下,“一班人”先后給各村組硬化了道路、打了機井、安裝了變壓器,并新建了學校,解決了出行難、飲水難、用電難、上學難等問題。村民們的基本生活雖然有了保障,但大家的口袋還是癟癟的,貧窮問題依然沒有得到根本解決。
2017年6月份,陜西省常委、西安市委書記王永康發出建設“五美鄉村”的號召后,竹峪鎮政府及時成立了丹陽聯村黨委,在這里的山、水之間積極探索脫貧致富的新路徑:利用苗木花卉產業帶動旅游業發展,成立苗木合作社,聯合組建園林綠化企業,通過聯村黨委+企業+合作社+貧困戶+農戶的模式,讓農民土地入股合作社,參與分紅,從而激活了閑置、低效的土地,有效保障了村民的收益。其中,種植、改造的千畝紅梅觀賞風情園,不僅使這里的山溝卯梁亮了起來,更讓這里的綠水青山變成了金山銀山。
漫步在山坡間的苗木基地中,望著漫山遍野盛開的紅梅,我仿佛置身于一幅美麗的山水畫中,不禁感慨竹峪鎮丹陽聯村黨委一班人擔當有為、求真務實的實干精神。
據基地園藝師介紹,竹峪鎮的土壤環境、生態環境很適宜種植苗木花卉,但多年粗放型的種植方法讓村民守著綠水青山卻難以變為金山銀山。聯村黨委成立后,一班人在不到兩年的時間里,深入各村各戶,詳細了解、分析土質情況和貧困戶的種植情況,并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技術幫助下,將杏樹、梨樹嫁接成紅梅,并種植紅楓、櫻花、玉蘭、桂花等苗木,在改變老百姓多年吃一種果品口味的同時,“增加景色,吸引眾多游客前來觀賞,提高經濟收入”。
我們龍陽村不僅風景秀麗,水質也清醇甘冽,富含多種礦物質。進入山林幽谷,不僅可以觀賞“清泉石上流”的美景,還可以喝到甘甜爽口的山泉水。據介紹,這里的水經過檢測,質量已超過純凈水的指標。丹陽聯村黨委為了發展多種經營、壯大集體經濟,依托得天獨厚的水資源,成立了龍陽溝礦泉水有限公司,每年把3%的產業收入用于增加村民的收益。
家鄉最大的變化是村民居住環境的改變:新修建的丹陽社區,建筑風格新穎別致、樓房錯落分布、花園噴泉相互映襯、現代生活設施一應俱全,正在建設中的天然氣站,年底將投運。屆時,村民們做飯、取暖不用再燒柴火了,完全跟城里人一樣生活了……。
回到家鄉,望得見的山,喝的到的水,記得起的鄉愁,讓我陶醉其中、流連不舍。如今,伴隨著“五美鄉村”建設的春風,以“農家生活體驗、鄉村觀光旅游、民俗文化尋根”為依托,打造“景村經濟發展、帶領村民旅游致富、實現農民脫貧攻堅”的新型農業經濟正在家鄉如火如荼進行。
我不禁感嘆:家鄉變化真的太大了,這里的山、水、人越來越美。在此,也真誠歡迎各界朋友來這里領略風光、感受美景! (陳練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