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化建工程有限責任公司是一個成立于1951年2月的老國有企業,1965年從河北保定到陜西參與寶雞氮肥廠建設,1970年下放陜西,先后隸屬于省重工業廳、建工局、石化廳、經貿委、國資委。2006年5月加入延長石油集團,成為集團下屬的石油化工工程板塊至今。改革開放四十年來,陜西化建幾代人歷經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歷史性偉大轉折,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微利小國企發展成為全省石化建設的主力軍,特別是自2006年加入延長集團以來,陜西化建抓住機遇求發展,老國企煥發新活力,經過幾年的市場拼搏,企業經營規模、綜合競爭實力、市場占有份額有了跨越式發展。公司在改革開放之初的1978年年產值652萬,年利潤7.54萬,年職工人均收入不足5000元。經過四十年發展,公司已成為年產值74億,年利潤達2億元,職工年人均收入達7萬元的大型國企。公司先后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全國優秀施工企業、全國吊裝十強企業、陜西省“五一勞動獎狀”、省文明單位等20多項省部級殊榮。2017年公司提出“加快理念轉型,注重管理效益,不斷追趕超越,為打造令人尊敬的一流國際化工程公司而奮斗”。陜西化建正以改革創新為動力,在追趕超越路上奮力前行。
我是一名1975年調入公司的員工,2005年退休,退休前任公司黨委副書記。我一生最美好的年華在陜西化建度過,親眼見證了這個昔日微利小國企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計劃經濟轉型市場經濟的艱難歷程。當年化建職工頂風冒雪、征戰南北,足跡遍布陜西大地的山山水水,從關中三大氮肥廠到榆林助劑廠,永坪煉油廠,延安煉油廠,從商縣氮肥廠到漢地化,處處工地流淌著化建人的汗水,座座崛起的廠房浸透著化建人的心血,化建人四海為家、艱苦為榮的身影,如一幅幅藍圖歷歷在目,恍如昨天。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公司生產力低下,裝備能力孱弱,只有幾臺破舊的8噸汽車吊和一輛北京吉普,施工全靠工人肩扛手拉,吊裝靠立抱桿、卷揚機起吊重設備,既費時又費力。在現場,領導和職工一樣住油毛氈棚,冬冷夏熱,地面永遠是濕漉漉的。前幾年我給青工講企業傳統時給他們看1982年在陜化工地拍的職工在油毛氈棚下吃飯時的情景照片,他們根本不相信這么強的國家一級資質施工企業,還會有如此辛酸的昨天。我再說說1975年我到公司時的情景。我在行政科只領到半塊床板(整塊的已沒貨)和兩個支床的小木凳,沒有辦公桌、椅子,一個月58.5元工資,辛苦攢半年,才能勉強買一輛國產自行車。四十年后的今天,隨著公司的長足進步和快速發展,公司先后在楊凌、興平、茂陵、西安四個基地建立了四個化建家園和辦公大樓,大中專學生一到公司報到,就可住上設備齊全的職工公寓,就餐在窗明幾凈的職工食堂,在幾個大的施工現場還建成了可容納千人的同時就餐的食堂和整潔舒適的職工公寓。過去油毛氈棚是我家早已成為歷史。為了改善職工的生活環境滿足職工的成才心愿,公司為職工施展才華提供了廣闊的平臺。邸亞秋原是一名女電焊工,勤奮敬業,自學成才,被省上命名為焊接首席高級技師(大師級)。2015年又榮獲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公司為她建立了邸亞秋大師工作室,又為兩名省首席技師建立了創新工作室。
在艱難創業的歲月里,職工物質生活水平很低,但精神上、思想上卻比較充實,工地上加班加點,開始那些年沒有獎金,大家毫無怨言,這大概就是工人階級國家主人翁精神在起作用吧。四十年公司行政班子交替了8屆,黨委班子換了7屆,領導換了一茬又一茬,但領導干部作風建設和職工隊伍作風建設始終沒有松懈,上級主管部門在多次全系統干部會上介紹陜西化建的經驗。1992年,公司在認真總結多年管理經驗的基礎上,總結提出了包括八個方面的企業文化。以企業精神為核心的企業文化建設,在陜西化建的發展歷程中,起了極其重要的作用,成為企業不可或缺的軟實力。“艱苦為榮,四海為家,高速優質,建設中華”的企業精神和“嚴細實快,善打硬仗,苦干實干,團結奉獻”的企業作風是陜西化建創建66年改革發展40年形成的最重要的優良傳統和精神財富,經過兩級干部長期的言傳身教和不懈宣貫,已成為全體化建人的共同價值觀念和行為準則。也為企業繼續深化改革追趕超越提供了不懈動力和有力支撐。
陜西化建改革創新四十年變遷是陜西改革開放以來國企發展的一個縮影。一路走來,作為陜西化建的一名老職工,我為自已參與了四十年變遷貢獻了自已微薄之力,感到驕傲和自豪。我相信在省國資委和延長集團的正確領導下,陜西化建四千名職工將會更加珍惜過去的歷史,擼起袖子加油同心干,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繼續譜寫公司追趕起越的新篇章,陜西化建的明天將更加美好。(王靖宸)
王靖宸,男,漢族,1945年生,中共黨員,1970年參加工作,1975年底調入陜西化建,歷任教育中心主任,組干科科長,黨群工作部部長,公司黨委副書記。2005年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