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程建設的過程中,保證工程質量是公司能夠長久發展的必要條件。為確保工程質量,應從影響工程質量的五大因素即人、材料、機械、方法和環境方面出發,共同完善,逐步提高。
工程項目建設的決策者、管理者、操作者是生產經營活動的主體,那么人員的素質,將直接和間接地對規劃、決策、勘察、設計和施工的質量產生影響。因此,建筑行業實行經營資質管理和各類專業從業人員持證上崗制度是保證人員素質的重要管理措施。
在工程建設中建筑材料的選進將直接影響工程的使用功能和質量安全,所以在選進材料時要嚴格按照有關標準進行選擇并做好檢驗及保管工作。
工程項目建設中所使用的的機械設備可分為兩類:一是指組成工程實體及配套的工藝設備和各類機具,它們構成了建筑設備安裝工程或工業設備安裝工程,形成完整的使用功能。二是指施工過程中使用的各類施工機具設備,它們是施工生產的手段。兩類設備都將直接或間接影響工程使用功能和工程項目的質量。
在工程施工中,施工方案、施工工藝和施工操作都將對工程質量產生重大的影響。大力推進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提高工藝技術水平,是保證工程質量穩定提高的重要因素。
環境條件是指對工程質量特性起重要作用的環境因素,包括:工程技術環境,工程作業環境,工程管理環境,周邊環境等。環境條件往往對工程質量產生特定的影響。
綜上所述,這五大因素決定著工程項目施工質量,因此抓好這五個方面對于保證工程質量,維護公司形象就尤為重要。
嚴格把控工程質量應該深深銘刻在每一名員工心中。
細節決定質量。在工作中,每個細微環節都需要員工認真對待。如果工作不細心,操作不規范,清潔不到位就可能造成質量事故。一縷飛花,一個疵點,一次粗心,都是些不起眼的小問題,但正是這些細節決定了成敗。
標準決定質量。我們天天都在一味地忙,忙的結果卻大不一樣。原因何在?我們心中多多少少存在一些錯誤的僥幸:“第一次就做對是不可能的,修修補補是可以接受的,何況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這是工作標準問題,標準不嚴,標準不高就會有僥幸心理。質量是生產出來的,不是檢驗出來的。只要我們嚴把質量關,嚴格按照操作規程辦事,就一定能防微杜漸,防患于未然。在工作中嚴格要求自己,將指標層層分解明確到人,腳踏實地,不搞花架子,按高標準做事,生產出合格的產品。
態度決定質量。如果我們總是習慣于怠慢,看著辦,總持模棱兩可的思想,就會導致一些修修補補的“后續工程”。產品質量之所以最好,只有百分之十靠技術,其余百分之九十靠的是態度。一絲不茍,精益求精,始終保持優質高效,把質量作為企業的生命來抓,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史文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