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志勇,現年39歲,為人正直,敬業愛崗,善于思考,勤于鉆研,干起工作來穩健而干練。1994年參加工作后,他在不到兩年的工作時間內,迅速由一名普通職工成長為一名鉚工組長,并通過不懈努力,帶領大家團結協作、共同奮戰,圓滿完成了一項又一項工作任務,贏得了廣大職工和領導的一致好評。
參加工作以來,郭志勇秉承“人無我有,人有我好,人好我變、精益求精”的理念,堅持學習,善于總結,將鉚工、鋼結構、鈑金工、焊接、工程力學等方面的理論知識和技能訓練緊密相結合,并積極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去。在鋼結構平臺制安中,他研究出部件裝配法,通過地面精確組對,一次性把平臺、欄桿吊裝在高空就位,從而大大提高了施工的安全性,并且節約了“人、材、機”的使用,以最短的時間、最快的速度完成安裝任務。在油罐和球罐螺旋盤梯制安中,他練就了嫻熟的技能和精準的判斷力,使用或不使用雙曲胎具,都能十分精確地將盤梯快速安裝完畢。他還經常利用數學知識解決30°、45°、60°切角放樣問題,常規放樣需半小時,而他只需幾分鐘即可完成,大大節省了時間。有一次,在延安煉油廠煙筒搶修中,煙筒設計高40米,實際高度比原來的增高了20米,且增高的20米錐段展開下料半徑總長約60多米。由于場地限制、時間緊迫,用傳統放樣法一張一張放線非常繁瑣而費時,郭志勇利用三角函數計算法,將每帶板中的每張板的弦長、弧長、弦心距等所有數據一一羅列清楚,讓組員直接在鋼板上描點劃線、切割卷制,很快完成了下料任務,令在場人員拍手叫好。
2009年,郭志勇完成楊莊河三臺圓筒式加熱爐及聯合煙道制安任務后,又緊急趕往延煉重整加氫易地搬遷工地。在榆林煉油廠,他同時承擔了現場最高的框架(高27米、重54噸)和最大的圓筒加熱爐(爐總重168噸、筒體直徑8320毫米、總高50米,由輻射室、對流室、煙筒和冷熱煙道組成)的安裝。由于舊爐體在原來的基礎上焊接后存在很大的應力和拱度變形,組對難度相當大,面對重任,他鎮定自若,反復測量、實地勘察后,采用1/4胎具將原來的12片筒體(筒體單片15米×2米)在地面預制組對成4大片,焊接完畢后吊裝組對,在很短的時間內便完成了任務。榆煉項部經理李如剛贊嘆說:“還是郭志勇有辦法呀!”
郭志勇參加工作十七年來,以工地為家,無論遇到任何急、難、險、重任務,他總能沖鋒在前,奮勇當先,帶領小組成員采用新工藝、新技術解決施工難題,處處都能見到他忙碌的身影,到處都留下了他奮斗的足跡,他帶領班組成員先后承擔了榆林煉油廠一期40萬噸/年催裂化裝置中40米高的鋼煙囪及同軸式反應再生器的組對和安裝;延安煉油廠咀頭一期80萬噸/年催裂化裝置中最高的72米反應器及其附件安裝;興平化肥廠1000 立方米球罐制安;楊莊河煉化項目中三臺圓筒式加熱爐及余熱回收系統的制安等十幾項重點工程中核心裝置的安裝任務,為公司的發展奉獻出了自己的青春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