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在西安舉行的陜西省“三秦工匠”命名表彰暨第五屆職工科技總結大會上,延長石油化建職工朱瑞鋒獲此殊榮。我們在為朱瑞鋒驕傲、自豪的同時,也從他身上體會到“功夫不負有心人”這句箴言的深刻內涵。
1996年,20歲的朱瑞鋒技校畢業后進入化建公司,成為一名普通的電焊工。此后的20多年中,他憑著做工人就要“做最出色的工人”的信念,刻苦鉆研焊接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技能,逐漸成長為延長集團公司首席技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焊接專業高技能人才。
“這小伙敦厚、樸實,好學習,肯吃苦,善鉆研,以后大有出息。”——朱瑞鋒的師傅
電焊是個熟練工種,技能全憑勤學苦練掌握。剛參加工作時,為了練好焊接技能,別人焊接時,朱瑞鋒常常拿著面罩在一旁仔細觀察;工地下班了,他留下來反復琢磨焊接手法;遇到不懂的問題,虛心向師傅請教;晚上還經常在走廊燈光下翻閱焊接書籍。功夫不負有心人,從2004年起,朱瑞鋒憑借嫻熟的技能、過硬的技術擔當起焊接班組長重任,帶領班組在急、難、險、重施工中沖鋒在前。
2011年,化建設備制造公司創辦了“焊接實驗室”,朱瑞鋒成為實驗室首席技術帶頭人,從此翻開他人生嶄新的一頁。
2012年6月,他所在公司承擔了榆能化150萬噸/年催化裂解(DCC)制乙烯裝置反再框架及三旋框架箱型構件1700余噸的預制工程。當時,箱梁需采用電渣焊焊接,而這種焊接存在熱量輸入大、易變形、無法返修的技術缺陷。為攻克這一技術難關,朱瑞鋒早起晚睡,吃飯也不離開現場,通過數百次的實驗、分析、總結,最終確定了一組合適的參數,圓滿完成預制任務,為化建公司填補了一項工藝空白,他從中總結的“大型箱型梁及其構件制作工法”被評為部級工法。
2013年,他和團隊承擔了興化8萬噸/年硝酸鹽項目2臺低壓反應水冷器(換熱器)的焊接任務,該項內容包含4040個內孔對接焊縫接頭。由于焊接電弧處于直徑2公分的管子深孔內,焊接過程中看不見焊縫熔池,焊接能否合格完全取決于預先確定的工藝參數。為確保焊接質量,朱瑞鋒一馬當先,反復調試,掌握了最佳焊接參數,并將焊接參數推廣到班組應用,按期完成焊接任務。該工法當年在《中國化工裝備》雜志上發表后,受到業內人士廣泛好評。
2015年8月,設備制造公司承擔了兩臺鈦管換熱器的制作任務,工期緊、質量要求高。與以往不同的是,這回是首次采用管板自動焊焊接工藝,而現有自動焊機上沒有尾隨保護裝置,多次與代理商聯系均沒有得到解決辦法,施工面臨很大困難。連續幾天,朱瑞鋒跑遍省內所有的焊機廠家,向專家請教、查閱資料,在較短時間內自創了一套尾隨保護裝置,組裝到自動焊機上后有效發揮了作用,圓滿完成任務。
作為工作室帶頭人,從2011年至今,朱瑞鋒帶領開發團隊依托“焊接實驗室”平臺,發揮技術優勢,大膽引入自動焊設備和新焊接工藝,推廣應用帶極堆焊、馬鞍型埋弧焊、小管內壁堆焊、換熱器內孔焊、熔嘴電渣焊等新型自動焊焊接工藝,焊接質量穩定可靠,效率成倍提高,還多次解決施工中的疑難技術問題;同時完成180余項有色金屬等新材料的焊接實驗及工藝評定,完成十余項技術革新,并培養了一批優秀焊接技能人才。2016年,“朱瑞鋒創新工作室”被評為陜西省示范性(勞模)創新工作室;2018年,“朱瑞鋒創新工作室”被省人社廳和財政廳授予“朱瑞鋒技能大師工作室”。
“我在化建公司成長起來,沒有這個平臺,就沒有我現在的一切。”——朱瑞鋒
成功的光環是為有追求的人準備的。朱瑞鋒在搞好日常開發工作的同時,多次被選送參加省、國家各類焊工專業技能競賽,并取得好名次,先后被授予“陜西省技術狀元”“陜西省技術能手”“陜西省杰出能工巧匠”“中國建設工程施工優秀工匠”“全國技術能手”等稱號,被全國能源化學地質工會推薦為“大國工匠”,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待遇。而在工作小有成就、各種光環紛至沓來的時候,他想的最多的事情是感恩企業,立志要“把自己的焊接實戰經驗傳承下去,為公司培養一批優秀焊接人才。”
目前,他培養的焊工達170人次,部分優秀學員在陜西省乃至全國大賽中獲得了榮譽。2012年8月,在陜西省青年職工職業技能大賽焊工決賽中,他培訓的3名焊工包攬了前三名,分別獲得“陜西省青年崗位能手”稱號。2013年11月,在陜西省第四屆職工職業技能大賽焊工決賽中,他的徒弟以第一名的成績獲得“陜西省技術狀元”稱號。2015年5月,在全國工程建設系統焊工技能競賽中,他的2名徒弟分別獲得銅獎。
朱瑞鋒用23年的青春年華成就了自己,獲得了諸多殊榮。這些殊榮,是對他“做最出色的工人”初衷最完美的詮釋。(陳練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