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陜西化建承建的國家管網西三線項目商洛場站建設迎來重要節點,3套壓縮機組精準吊裝與110kV變電所主體結構封頂兩大關鍵節點同日告捷,向中交目標邁出堅實步伐。

本次吊裝的壓縮機組單體最大重量95噸,為按時完成壓縮機組吊裝的工期目標,面對進場道路狹窄等困難,項目部團隊以“分秒必爭、毫米必較”的攻堅精神,制定了“錯峰運輸進場、流水組裝機具”的搶工方案,現場指揮500t吊車及配重錯峰陸續進場,歷時12個小時,于3月29日凌晨完成吊車組裝工作。針對壓縮機體積大、重量重、安裝精度要求高等特點,項目部提前制定大型設備吊裝專項施工方案,并組織專家論證和技術交底,采取靜載試驗等方式檢驗地基承載力,確保吊裝安全作業。在吊裝過程中,項目部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加強現場安全管理,設備安裝操作人員密切配合起重人員指令,確保壓縮機的起吊、平移和就位等動作精準無誤,于3月31日順利完成3套壓縮機組精準就為,為后續工藝配管、設備校準提供了良好的作業面和施工環境,確保施工任務得以順利進行。

同期完工的110kV變電所工程作為全站“電力中樞”,為兩層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總占地面積458.35㎡、建筑面積819.68㎡,其中,一層層高5.8m、二層層高11.1m,抗震設防類別為乙類、抗震設防烈度6度。面對項目所處位于河谷溝川地帶而帶來的“水位高、地質軟、進場難”三重困難,項目部針對性制定了《進場道路加固加寬》《地基處理降水排水》《變電所結構二層高支模》3份專項施工方案,并全部組織專家論證和進行技術交底。在方案落地實施階段,項目部堅持"穩扎穩打、步步為營"的施工理念,每日清晨組織班前會明確當日施工任務,技術員全程旁站監督鋼筋綁扎、模板搭設等關鍵工序;安全員每日三次巡查腳手架搭設、臨邊防護等安全措施;施工班組采取"白班+夜班"接力模式,在確保質量的前提下有序推進支模、澆筑等作業。針對二層高支模施工風險,現場實行“班組自檢、項目部復檢、監理驗收”三級聯合檢查驗收制度,對模板、腳手架等相關技術參數逐一檢查,保障施工質量符合設計要求和相關規范。通過科學組織施工、日夜搶趕工期、資源合理調配,最終于3月31日實現主體結構封頂目標。
兩大節點的同步突破,標志著商洛場站建設邁入全新階段。下一步,項目部將持續強化工藝管線安裝、設備校準、電氣儀表等工序的推進工作,向場站整體中交目標全力沖刺,以實際行動詮釋化建鐵軍的責任擔當。(張震 錢吉凱)